培养有用的人才,是企业和学校双方的共需。
校企深度合作释放巨大动能
恰逢此时,因江门市、江门高新区有关领导和团体的牵线搭桥,研发实力强劲的汇朗机器人公司与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开始迎来交集。双方于2016年5月相识,6月相互考察,11月达成正式协议:校方注资并提供大量有理论功底的学生,企业提供研发技术并指导培训学生,校企深度合作建立“校中厂”——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。
新合作模式下的企业,能及时获得资金和人才支持,发展如虎添翼。到目前,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企业的机器人产品已涵盖平面、关节、视觉、企业装备甚至博弈等种类,广泛应用到江门及周边大批转型升级的冲压厂、五金厂车间,完成高精度组装、上下料、焊接等工序。据客户企业反映:使用机器人产品,可解决人工无法承受的潮湿、噪音、持续高强度工作等问题,效益比之前提升4倍以上。
企业实力得到壮大的同时,学生深度参与研究、安装和调试,如此一来,既满足厂方的生产需要,又满足校方教学培训需要,既为客户企业解决后顾之忧,也为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。
这种高度市场化的“校企深度合作”模式及其良好的市场反响迅速引起相关部门、行业机构和高校的注意。省科技部门、教育部门、机电协会等纷纷前来了解,武汉理工大学已表达前来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的愿望,想在这里转化成果;企业与华南理工大学也对接上,有意继续引进高层次人才,进一步提升机器人产品质量水平。
至此,场地、设备、技术、科研、人才、培训、就业、市场融为一体,因这次校企深度合作,这家工科学校完整的产、学、研、孵四个方面功能均得到强势发挥。
计划五年左右上市
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志强说,江门有良好的产业基础,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,又得到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,发展迅速,前景不错。“我们2017年的产值有望比2016年翻两番,现正申请成为高新科技企业,接下来的目标是五年左右上市,两年打基础、两年做业绩,然后进入资本市场。”他说。
龚自康教授也是信心满满:“就智能机器人产业而言,我们短期内自然无法和国际四大品牌去竞争,因为别人已经很成熟,但长远来看,我们的成长性非常优良,我们立足江门辐射珠三角,对企业直接应用和专业应用的服务,是优于竞争对手的,这也是我们未来做大做强的根本卖点和发展点。对于上市发展,我们有能力和信心。”
记者手记
合作成功
不是偶然
当今的商海风云激荡,多少创业者在激烈的红海市场里前赴后继,屡败屡战,确实令人敬佩;但尊重实际,转战蓝海市场立稳脚跟而徐图之,也不失为一种生存策略,或求是之举。
本文采访介绍的这个团队正是如此。乍一看企业当初的选择,从深圳这种一线城市,来到江门这种新晋三线城市,更像是“撤退”,但虚名会累战,实 践出真知。企业“转战”江门后的发展实践证明,他们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判断和决定,为他们创办的企业找到了一块更利于厚积薄发和后发制人的“根据地”。
企业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热情,在这里获得更多机遇和关注,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支持,渐渐集聚了实力和自信,并列出“五年左右上市”计划。可以想见,这家成长性良好的企业,今后成长为优企名企,反哺地方,杀回一线城市进一步发展,书写逆袭故事,并不是不可能。
量变引起质变,这是规律,但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不同,前者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,而是需要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去推动才能得以实现。
试想,如果这个研发团队抱守观念,不敢作出离开大城市的决定,或者江门不极力走出去推介自身,没能获得对方的知晓和信任,又或者,团队敢于作出决定、江门也赢得信任,但自身却不是一块尊重人才、鼓励创业创新和推动深化改革的热土,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,这样的故事都有可能被错过,那是多么遗憾的事情。
所幸的是,我们看到,这次深圳创业团队与江门高新区的相互选择,双方都发挥了这种主观能动性,做好了自己的准备,得到了机会的垂青,进而形成了合作成功的自觉,实在值得我们庆幸。